<samp id="zfmrs"><output id="zfmrs"></output></samp>

    1. <ol id="zfmrs"><output id="zfmrs"></output></ol>

      首頁>檢索頁>當前

      家校社協同育人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

      發布時間:2023-05-23 作者:蘇君陽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202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睘榧倚I鐓f同育人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據。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事關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奔倚I鐓f同育人的目的旨在保障與促進青少年兒童的身心能夠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但其意義與價值絕不僅限于此。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具體來說,家校社協同育人政策實施有如下三個方面的意義與價值。

      其一,有助于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活動的全面開展?!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后,家校社協同育人活動在全國開展起來。但部分地區存在對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開展缺乏正確的、深刻的認識,缺少家校社協同的經驗,導致相關工作及其機制建設進展緩慢?!兑庖姟凡坏鞔_了學校在協同育人中的基本職責,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社會有效支持服務的基本內容,還進一步指出學校在家校社協同育人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兑庖姟分赋鰧W校的基本職責包括及時溝通學生情況、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用好社會資源;家庭的主體責任包括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主動協同學校教育以及引導子女體驗社會;社會有效支持內容包括完善社會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推進社會資源開放共享、凈化社會育人環境?!兑庖姟穼W校、家庭、社會這三者的責任與作用作出的明確規定,必將有助于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全面開展。

      其二,有助于大教育觀的樹立與育人質量的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在育人過程中能夠做到協同一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教育活動的存在與發生。大多數人傳統的觀念中很容易將教育等同于學校教育,這種觀念與認識在當前社會中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僅包括有組織、有計劃的學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是在大教育觀理念以及全面提升育人質量需求驅動下而形成的一種教育主張與政策安排。深入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政策的實施對大教育觀的建立以及全面提升育人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其三,有助于促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建成對于保障與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方面需要推進落實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全社會形成學習行為的自覺,二者缺一不可。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每一個人都將扮演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重角色,這就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應成為終身學習的主體,即將學習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家校社協同育人政策的實施必將有助于家校社協同機制建設與終身學習氛圍的營造,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習型社會與學習型大國的建成。

      (蘇君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部教育管理學院院長、教育督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原理、教育政策與法規、高等教育管理等)(《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blackfalconsolutio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真人实拍女处破www免费看_欧美日韩一级片_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_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