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親子關系如何、孩子的成長環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南京師范大學聯合寧波開放大學,對浙江省寧波市的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的相關狀況,在分析家長家教觀的基礎上,希望為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等教育法規和政策的實施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和參考,并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從四個維度了解家長的家教觀
本次調研在寧波市6個區共隨機抽取144所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校(涵蓋城市公辦學校、農村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學生家長作為樣本,有效樣本為83994個。本調研所稱“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是指家長對兒童教育的看法,主要包含發展觀、兒童觀、教育觀、成才觀四個維度,了解家長對兒童如何發展、遵循何種發展規律、如何看待和對待兒童、對于教育現象和問題的基本觀念以及對于何為人才、如何培養子女成為人才的認知等。
我們從以上四個維度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按1—5分賦值,分值越高代表家長的教育觀念越科學,分值越低則代表觀念越落后。調查顯示,寧波市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整體較為合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總體來看,四個維度中家長的教育觀得分最高,平均分值為4.547,具體表現為大部分家長會盡己所能提供孩子上學的機會、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注意方式方法等,體現了家長尊重孩子的受教育權,并且能根據兒童發展特點采取合適的教育方式。發展觀得分最低,平均分值為4.147。有5.1%的家長不認為孩子應該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各自的特點來發展,有7.2%的家長認為孩子各階段的發展之間沒有聯系。這說明部分家長不了解不同孩子之間具有差異性,即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以及孩子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點。兒童觀的平均分值為4.384,成才觀的平均分值為4.278。
家教觀與家長的年齡、學歷、成長環境等顯著相關
調研發現,家庭教育觀念水平與家長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乃至成長環境都直接相關。經過對調研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母親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明顯高于父親。樣本分析顯示,家長的發展觀、兒童觀、教育觀、成才觀的得分均與家長的性別存在顯著關聯。具體表現在母親在這四個維度上的均值水平都要顯著高于父親,說明寧波市家庭中母親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高于父親,母親的教育觀念更加科學化。這種情況也可能與當前很多家庭中父親缺位孩子養育有關系。
二是“80后”“90后”家長家庭教育觀念優于“70后”及更年長的家長。調查還發現,家長教育觀念水平的高低與父母年齡有關。具體表現為,在發展觀、教育觀和成才觀三個維度上,“80后”家長的得分均值最高,說明“80后”家長在這三個維度上的觀念更先進、更現代化。在兒童觀方面,“90后”家長的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80后”家長,再其次是“70后”家長,這說明“90后”家長的兒童觀相對更科學。
三是學前教育階段孩子的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最優。數據分析表明,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水平與孩子就讀的階段有關系。孩子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家長在四個維度上的得分都最高。孩子就讀于初中的家長在發展觀、兒童觀、教育觀和成才觀上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為:一是學前階段孩子的家長大多是“90后”,他們的教育觀念相對更科學;二是學前階段孩子還沒有太大的升學壓力。
四是城市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相對優于縣鎮和農村家長。調查發現,家庭教育觀念與父母的出生地和居住地存在顯著相關,在城市出生(居?。┘议L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高于縣鎮出生(居?。┘议L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縣鎮出生(居?。┘议L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高于農村出生(居?。┘议L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即城市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最科學,其次是縣鎮的家長,最后是農村的家長。
五是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具有顯著的代際傳遞性。調查顯示,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與家長從小接受的教養方式存在顯著相關。從小接受民主型教養方式長大的家長在四個觀念維度上的得分最高,從小接受專制型教養方式長大的家長得分次之,從小接受放任型教養方式長大的家長得分最低。這表明,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具有顯著的代際傳遞性,家長自身的成長環境對成年后教育自己孩子的觀念會有明顯影響。
六是學歷越高的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相對越科學。調查表明,家庭教育觀念與家長的學歷存在顯著相關。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在四個維度上的得分最高,高中學歷的家長得分次之,只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家長得分最低,說明家長的學歷越高,家庭教育觀念相對越科學。
七是家庭經濟狀況好的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水平相對更高。調查顯示,家長家庭教育觀念各維度與家庭經濟狀況存在顯著相關。家庭經濟狀況為富裕及以上的家長在發展觀、兒童觀、教育觀和成才觀上的得分最高,家庭經濟狀況為溫飽及以下的家長得分最低。說明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水平相對越高。這一情況與家長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對家教觀的影響也是一致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長,往往收入越高。
有針對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和支持
此次調研給我們開展家庭教育研究和實踐帶來很多啟示,比如要結合時代特征看待我國家庭教育目前面臨的問題,要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特點和環境來進行分析和提供服務等。為進一步優化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家長、學校、社區、政府各方也需要共同努力,針對不同情況的家長,提供相應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支持。
一是家長要自覺學習,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家長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責任意識,看到家庭家教家風對孩子成長的深刻影響,才會自覺、主動地學習,只有努力掌握豐富先進的家庭教育知識,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并有效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更好地遵循兒童發展規律,更好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父親要意識到父職的意義和重要性,更多地參與孩子的養育和成長,和母親一起同心協力為孩子創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
二是學校要提升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水平,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育人觀念。學??梢酝ㄟ^開展教師的全員培訓,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理論知識水平和指導能力、家校溝通能力等。教育行政部門應大力支持家長學校的建設,統籌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數字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主陣地的作用。
三是政府應創新性落實家庭教育支持政策,縮小城鄉之間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長觀念的差距。大力發揮群團組織的力量和村(社區)自治作用,培育社會組織,提供多元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運用市場機制,盤活融通城鄉家庭教育資源;加大對相關教育政策的宣傳貫徹力度,加大對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讓經濟相對落后地區也能享受到優質的家庭教育資源。
(作者林志標、葉柯單位系寧波開放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童星單位系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本文系寧波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寧波數字家庭教育支持體系建設研究”[2022YZD018]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1月15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blackfalconsolutio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