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推進家校合作育人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大趨勢,教師處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擔負二者交流“紐帶”的作用與責任。因此,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既是學校教育的必需要件,也是家庭教育有效開展的必要的支持力量。家庭教育的開展越來越需要學校和教師的指導和引導,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擔任了家庭教育指導員和專業咨詢顧問的角色。只有切實提升教師指導家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家校社合力育人才能得以有效實現。
教師家教指導力是 家校合作育人的關鍵
本課題組研究發現,家校合作育人需要構建內外結合的“雙循環”系統。其中,“內循環”是指以區域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學校為主體,教育專業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人士合力推進的發展循環;“外循環”是指集黨委、政府主導的教育部門、相關職能部門、社區和國際元素于一體的社會大環境優化。
在“雙循環”系統中,政府推動力、社會協作力、教師指導力和家長勝任力構成了家校社合力育人“一體四維”的能力系統結構,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因為,教師一頭連著“學生”,一頭連著“家長”(家庭)和“社會”,在整個合作育人體系中起到了樞紐作用。發揮教師在家校協同育人中的積極作用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教師指導家校合作育人能力的內核。
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簡稱“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指教師通過多種學科的教育理念、手段、技術和方法,對實施家庭教育的家長從理論、方法、內容和技術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素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一種能力,其內容包括理念引領、行動規范、育人智慧培養等多個方面。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教師在新時代必備的新能力,可以豐富、完善教師的職業素養和能力結構。
教師家教指導力具有三個基本屬性。首先,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教師的一種育德能力。教師通過指導家長更好地實施和推進家庭教育,培養學生崇真、向善、尚美的人格來顯現其育德取向。其次,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教師的一種育己能力。無論是與家長日常溝通,還是參與家長培訓輔導,教師在指導家長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反省、改進自身的教育理念與行為。再其次,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教師的一種通識能力,是新時期教師的必備素養。
教師家教指導力包含五種能力要素
從內在結構來看,教師家教指導力主要包含認知能力、溝通能力、情感能力、協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這五種能力要素。各要素之間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通過協同育人的目標指引,在教育規律中形成獨特的運行機理。
其一,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具備讓教師能夠在教育情境中對于其所面臨的事件作出一種基本的自主性反省和回應,主要反映在教師的洞察能力、覺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教師的認知能力是一種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教師就能面對復雜多變的教育情境,理解家庭教育指導情境的差異性與特殊性。
其二,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是教師作為職業從業者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智慧和素養。在開展家校合作育人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家長溝通、與學生溝通、與相關教師溝通、與學校領導溝通,甚至與社會相關部門溝通,是一個多元、多向的信息分享、梳理與交互傳輸的過程。教師要通過溝通,協調家庭教育中不同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協調學校教學與家庭指導的關系,及時處理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的矛盾與問題,其本身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其三,情感能力。教師家教指導力是教師對于家庭教育產生“熱愛”情感的一種表達,其內核是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情感、對家長的情誼,歸根到底是一種教育情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需要“走進”家庭教育關涉的各個教育主體,尤其是“走進”家長與學生的生活和內心世界,需要對他們有充分的理解與共情,以一種“走心”的指導達到家庭和學校協作育人的預期??梢哉f,情感能力是教師家教指導力是否達到專業化的“標識符號”和“分水嶺”。
其四,協作能力。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既有教師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又有教師與群體之間的關系,要有效地處理這些“關系”,協作必不可少?,F實中,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主要是針對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理念和方法的不科學、關系的不和諧等現狀,大都在一種矛盾、不平衡的狀態下進行,圍繞“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這個一致的目標開展,只有通過有效的協作,才能化解矛盾,達到“關系”的平衡。因此,提高教師家教指導力就是力求通過高效的協作,將不確定性、不和諧性轉化為一致性、和諧性。
其五,管理能力。教師的管理能力包括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占主導地位,指作為管理者的教師按照既定目標、任務和決策要求,進行統籌安排,把各種資源有效地組合起來,協調一致地保證計劃和決策順利實施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一種內在素養的修煉和提升,需要教師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在對管理對象和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時,自覺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素養和管理道德,進一步處理好與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提升管理和指導的質量和效果。
教師傾向于在實踐中提升家教指導力
本課題組在對8個省份開展的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建設的專題調研中發現,有98.6%的教師認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至關重要,超過七成的教師認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是教師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不只是學校安排的工作任務,也不只是家庭教育出現嚴重問題急需采取措施的被動要求。
調研數據還顯示,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科教師,都能參與到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但教師開展指導的相關知識和能力還不能滿足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需要?!?1世紀初上海家庭教育發展預測研究”結果顯示,七成多的指導者和管理者(包括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了解得不全面,75.8%的指導者和管理者在校期間沒有學過相關的理論知識。
作為成人學習者,教師傾向于在實踐中學習、帶著問題學習,追求學以致用。對教師“希望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方式”的調研結果顯示,六成教師選擇了“通過參加家庭教育指導的業務研討(即基于解決問題的實踐經驗交流)”“通過自學和自我實踐”,遠遠高于選擇“通過參加面授專題培訓”的教師和“通過網絡課程培訓”的教師。一方面是因為家庭教育較為復雜,不同家長有不同的需求,家庭教育指導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另一方面,已有的關于家庭教育指導的相關培訓課程不能滿足教師的實踐工作需要,或者說教師認為“不太有用”。因此,在進行教師家教指導力提升的相關培訓時要考慮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師的實際需求。
(作者倪閩景系上??萍拣^館長,張竹林系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本文系“教師指導家校合作育人的能力與路徑研究”課題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09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blackfalconsolutio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